东莞企业逆袭秘籍:30+项政策扶持,助力财源滚滚! 2025-01-22

东莞的企业主们,您是否还在为企业发展而担忧?

2025年1月15日,广东省省长王伟中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了广东企业发展的未来方向。如下整理30余条东莞商务惠企政策,涵盖转型升级市场拓展对外投资电商发展等多个领域,助力您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赶快了解并利用这些政策优势,推动企业飞跃式发展!



广东省商务厅,电话:020-83332123,邮箱:swt@gd.gov.cn



市商务局市场规划与建设科,电话:0769 - 0769 - 22997380,邮箱:shichangke@dg.gov.cn



当年新增纳入东莞市限额以上统计名录的批零住餐行业企业、个体户等市场主体。



在东莞市注册成立,积极参与东莞市跨境电商数字贸易示范项目建设的制造企业。

按企业实际投入费用的 50% 给予支持,每家企业最高支持 200 万元。

市商务局电子商务科,电话:0769 - 21660107, 0769 - 21660253;邮箱:dzswk@dg.gov.cn



在东莞市注册成立,积极参与东莞市跨境电商数字贸易示范项目建设的服务企业。

按服务企业实际投入费用的 50% 给予支持,每家服务企业最高支持 50 万元。

同支持制造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


在东莞市范围内举办与东莞市跨境电商数字贸易示范项目相关活动的组织、企业、园区。

按活动实际费用的 50% 给予支持,每场活动最高支持 50 万元。

同支持制造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


在东莞市注册登记的企业,符合一定条件的企业。

根据企业得分情况给予不同额度的资金支持,最高 200 万元。

市商务局电子商务科,电话:0769 - 22985110, 0769 - 22420707;邮箱:dzswk@dg.gov.cn


跨境电商园区的经营管理主体是在东莞市内工商注册,有税务登记的独立法人。

根据园区上一年度 1 月 1 日至当年 9 月 30 日期间的项目实际发生的建设或投资金额给予不高于 50% 比例的补贴,每个园区支持金额最高不超过 500 万元。

市商务局电子商务科,电话:0769 - 22985110;邮箱:dzswk@dg.gov.cn


在东莞市范围内注册成立的企业在境外建设运营数字化、智能化仓储设施。

市商务局电子商务科,电话:0769 - 21660195, 0769 – 23660920



满足一定条件的东莞市注册企业。

对企业在支持时间内向跨境电商第三方平台缴纳的服务费、营销费等,均予以50% 资助,每家企业最高资助不超过20 万元。

市商务局电子商务科,电话:0769 - 21660195, 0769 - 23660920;邮箱:dzswk@dg.gov.cn


满足一定条件的东莞市制造企业。

根据企业自有直播账号全网粉丝量和订单量,对企业支持时间内向直播电商平台缴纳的服务费、营销费予以 50% 资助,最高支持不超过 20 万元。

市商务局电子商务科,电话:0769 - 21660953, 0769 - 21660195;邮箱:dzswk@dg.gov.cn


满足一定条件的东莞市注册企业或协会

按直播基地实际投资额的 50% 给予一次性补助,最高 50 万元。一个申报主体有效期内只可申请一次。

市商务局电子商务科,电话:0769 - 21660953;邮箱:dzswk@dg.gov.cn


在东莞市注册成立的规模以上工业、服务业、限额以上批发或零售企业,依法纳税并缴纳社保,建设和运营电商平台。

市商务局电子商务科,电话:0769 - 22985110 / 0769 - 22420006,邮箱:dzswk@dg.gov.cn


以一般贸易方式、边境贸易方式进口列入《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2016 年版)》中的产品或技术的进口企业。

市商务局产业发展科,电话:0769 - 22403717, 0769 - 22817596;邮箱:chanyefazhanke2022@163.com


在市内注册登记的企业(单位)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列入《广东省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2025 年版)》的产品及技术。

同中央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进口贴息事项。


具有组织发动能力的商(协)会等单位,以及参加指定境外重点综合展会及经贸活动的企业。

支持内容包括展位费、特装布展费、人员差旅费、展品运输费、组织费用等。人员差旅费仅限于经济舱机票、标准间住宿,每个单位支持不超过 2 名工作人员;支持标准不超过相关费用实际支出额的 80%,对组织单位按照每个国际标准展位 2000 元予以组展支持,每个单位每个展会最高支持不超过 20 万元。

市商务局对外贸易科,电话:0769 - 22806513, 0769 - 22995396;邮箱:dgswjdwmyk@163.com


具有组织发动能力的商(协)会等单位,以及参加指定境外展会的企业。

同组团综合展会项目。


具有组织发动能力的商(协)会等单位,以及参加指定的境内重点展会的企业。

市商务局商务交流科,电话:0769 - 22817510, 0769 - 23192971;邮箱:shangwujiaoliu@dg.gov.cn


具有组织发动能力的商(协)会等单位,以及参加指定的境内重点综合展会的企业。

同境内专业展会项目。


注册在东莞市的商(协)会及企业。

按参展企业实际发生特装布展费不超过 50% 给予支持,最高支持每平方米 600 元,每家企业每个展会最高支持不超过 10 万元。

市外商投资促进中心,电话:0769 - 22817270, 26995026;邮箱:fipc@dg.gov.cn


注册在东莞市的商(协)会及企业。

对市商务局及其下属单位根据国家、省、市有关要求组织赴粤东西北、新疆、西藏、黑龙江、贵州、江西及香港、澳门等地区开展区域合作经贸活动的东莞商(协)会和企业,按照差旅费(包括:经济舱机票、高铁二等座车票等交通费用、标准间住宿)50% 给予支持,每次活动每个单位支持不超过 2 名工作人员,每次活动每个单位支持不超过 20 万元。

同境内专业展会项目。


具有组织发动能力的商(协)会等单位。

对场地租金、场地布置费用按实际发生额给予支持,每家商协会每场新品发布会最高支持不超过 15 万元。

同境内专业展会项目。


在境内设立 “东莞制造” 品牌展销平台的东莞行业协会(商会)、进出口代理商、商贸集团、企业和机构。

市商务局商务交流科,电话:0769 - 23192972, 0769 - 23192971;邮箱:shangwujiaoliu@dg.gov.cn


在东莞依法注册成立的会展企业或服务于会展业的商(协)会和社会团体。

同组团综合展会项目。


在东莞依法注册成立,在 2024 年赴境外参加加博会路演推介等经贸交流活动的企业。

对参与企业人员机票及住宿费用按不超过 80% 的比例给予资助,每家企业每场活动最高支持金额不超过 5 万元。

市外商投资促进中心,电话:0769 - 22817270, 22817370, 22819925;邮箱:fipc@dg.gov.cn


在我市办理工商税务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向保险公司投保国内贸易信用保险的外贸企业。

对投保国内贸易信用保险的企业,按其实缴保险费用不超过 30% 给予支持,每年每家企业累计支持金额不超过 50 万元。

市商务局产业发展科,电话:0769 - 22403717, 0769 - 22817596;邮箱:chanyefazhanke2022@163.com


在东莞市范围内注册登记,自主向已备案从事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公司投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并已缴纳保费的企业。

对投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普惠平台类” 项目除外)的东莞企业,市财政按企业实缴保险费的 30% 给予支持,每年每家企业累计支持金额不超过 50 万元。

同组团综合展会项目。


在东莞市范围内注册登记,自主向已备案从事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公司投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的企业。



在东莞市范围内注册登记,经税务等有关部门备案的外贸综合服务企业。

同组团综合展会项目。


纳入东莞市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统计的集装箱港口运营企业。

市商务局通关物流科,电话:0769 - 22813810 / 22819792,邮箱:tongguanwuliuke@163.com


在东莞市注册并纳税的口岸经营服务独立法人企业。

单个项目支持不超过 50% 或 2000 万元,省口岸办项目全额支持,不超过 3000 万元。支持基础设施、监管设施建设和改善,创新通关模式,优化口岸环境等。

市商务局口岸规划建设科,电话:0769 - 22802062 / 0769 - 22422820,邮箱:kagjhs@163.com


经商务部门备案或核准,获得境外企业注册登记文件,并投保海外投资保险的企业。

按不高于企业实缴保险费的 20% 给予支持,每家企业每年支持总额不超过 15 万元。中央、省、市财政支持总额累计不超过企业的实缴保险费。

市商务局对外经济合作科,电话:0769 - 21668361, 0769 - 21668396;邮箱:dgboc_info@126.com



东莞正站在更加开放与创新的高地,吸引投资、拓展市场、提升竞争力的条件已愈加完善。不论您是传统制造业的翘楚,还是新兴电商平台、跨境贸易的先锋,这些精准的扶持政策都将为您铺设成功的道路。

2025年,东莞已经为您的企业准备好了一场政策盛宴!抓住这波政策红利,带领您的企业在东莞这片沃土上乘风破浪,迎接更加辉煌的明天!

赞赏二维码



上一篇: Z世代消费洞察:40%市场份额背后的秘密是什么?